很多家长有相似疑惑,倾诉:“我对TA的成绩一点儿都没有高要求,但是孩子磨磨蹭蹭,每天做作业到夜晚12点、凌晨1点。看到孩子起床后睡眼惺忪,TA哪有精力处理第二天的学习呐!真是愁死人了!!”
孩子却不领情,满怀抱怨:“烦死了!谁不想早点做完作业。做完作业可以玩一小会,听一会音乐。可是他们在我做作业时进进出出,问这问那,长吁短叹,老是催我。我一点儿都静不下心。你以为我想熬到(早上)两点钟睡觉?!”
家长们用尽冥想、针灸、白噪音,各种方法却没有让孩子睡眠有起色;紧张来源没得到丝毫缓解,睡眠技巧只能起到微乎其微作用。
低质量睡眠在4方面耽误孩子学习
省流版:挑灯夜战让学习事倍功半。
完整版:低质量睡眠损害孩子注意力,耽误分配任务,挫伤记忆,情绪波动大。
一、 在注意力方面
- 让大脑的「控制中心」罢工:不清楚什么时候为哪样学习进入状态、维持多久。
- 大脑「警报系统」无法正常巡逻:人会变得反应迟钝,且难以快速锁定重要信息;如同熬夜后上课时,明明听到老师说话,却抓不住重点在哪。
- 大脑无法干预杂讯:更容易被无关事物吸引,导致分心加重;类似于学习时,看着插图而忘了当前。
二、在任务分配方面
- 断联大脑「协作指挥部」:导致你在写作业时突然就忘记思路,或是同时处理多个任务频频出错。
- 清空「任务优先级白板」:难以判断「先复习数学还是背单词」,造成时间分配混乱。
- 卡住「行动启动开关」:明明想重温知识,却不知觉去找零食。
三、在记忆方面
- 卡住记忆「存档键」:熬夜复习时拼命抄笔记,第二天却发现本子上一片空白。
- 断连大脑「记忆传输」:记不住知识点或对话细节;老师讲课明明听清了,合上书却想不起讲了什么。
- 扰乱记忆「仓库管理员」:大脑整理记忆的「档案室」)会错误堆放信息,导致回忆混乱;如同把数学公式和语文课文记到一起。
四、情绪
- 失控的「情绪警报器」:睡眠不足导致情绪过猛、控制不足,小事也能让孩子焦虑或暴躁。
- 堵塞「情绪垃圾回收站」:负面情绪不能自动清除,学习时烦躁或绝望。
- 引爆「压力激素炸弹」:负面情绪大脑彻底“死机”,无法安排学习。
3件事常常影响孩子睡眠
一、同伴竞争
没有一个孩子可以为了自己学习表现不如别人而沾沾自喜;TA 不表达不等于TA不在乎。家长的善意提点“你怎么一点都不上心”,加重了孩子的难受。
二、老师期望
老师表扬别的同学,意味着自己“比不上别人”。思思(化名)从小学4年级开始经常头痛,按照鼻窦炎治疗也没有明显缓解;反而是请假的那些日子里,TA头痛得没那么厉害。TA也不知道,不学习也就刚好不用和同学比较。
三、父母夙愿
吴爸爸(化名) 希望女儿戒骄戒躁,问孩子“考到班上第一名就那么骄傲了,你可以做到全年级第一吗?你可以实现全区第一吗?”吴同学嚎哭直到昏昏沉沉睡去。
用尽心神处理别人送来的压力,孩子剩余在学习余力不多,甚至把压力带到睡眠。睡眠质量不足、时长不够,如同滚雪球一样让第二天的学习大打折扣。
给孩子睡眠留出空间
所有人都紧贴孩子时,父母的第一个松动,就给出孩子喘息的空间。无论是情绪空间还是私人空间,孩子富余出思考和自我掌控睡眠的机会。
“我把孩子活成了自己,把自己活成了孩子” ,家庭评估里第一次新体会,带来对自己有新不同,也就带来对孩子有新不同。孩子体验到新不同,也会对TA自己睡觉有不一样:
- 表达爱更胜于表达期待。从“你又熬夜了”到“你需要父母做些什么吗”。
- 协商找到一致。从“你快点睡”到“你想7点还是7点半起床?你自己调个闹钟,爸爸妈妈也调差不多时间的闹钟。”
- 父母事归父母事,孩子事孩子自己处理。让孩子从父母的探照灯里和放大镜里离开,成年人自己来处理自己事。
Comments